補骨手術(骨膜、粉):
成功的植牙要建立在堅固的地基(骨頭)上,所以植牙前會先憑骨頭的高度、寬度、密度,若骨頭不足無法好好支撐植體,就像是在地基不穩的地上蓋房子一樣,這個植體並無法好好支撐吃東西的壓力。
有些人缺牙時間太久,骨頭也會跟著流失,所以植牙前容易需要補骨頭。最好先讓牙醫師用精密儀器(全口攝影、電腦斷層、錐形電腦斷層)檢測骨頭質量,以提高植牙的成功率。
骨膜分為可吸收性與不可吸收性的,可以阻隔其他組織長入我們希望骨頭生長的位置。我們可以依照不同部位、不同需求,選擇合適的骨膜。
上頷竇增高術:
因為種植植體需要有足夠的骨頭厚度及高度,若上頷竇離我們要種植的區域太近,就會需要先進行上頷竇增高術。
可先讓牙醫師檢查過後再評估這個手術的必要性。這種手術是把補骨材料放到上頷竇下方增加齒槽骨厚度,但要小心不可破壞鼻竇黏膜。
下顎齒槽神經側移手術:
因為下顎齒槽神經支配著下顎牙齒及下唇的運動及感覺,若植牙種得太深很容易傷害到他,因此在植牙時,會把這條神經暫時推開讓植體得以避開神經,術後較不易造成嘴唇麻木。
但此術式仍有風險,可能會傷到頦神經或是造成下齒槽神經麻痺,也有可能造成骨折或骨髓炎!研究顯示,會有6成患者神經感覺改變,但一段時間後只有1/5患者覺得麻麻的,神經有可能會自己修復,但此手術的風險仍然存在。